醫者仁心。
生活中,每個人、每個家庭都離不開醫生。
解除病人痛苦,挽救病人生命。特殊時期,他們負重前行、馳援抗疫前線,成為最美逆行者。
他們的一舉一動,都在傳遞着正能量。
他們的美德,都值得弘揚。
他們就是——泉州好醫生!
菜鳥物流1月12日訊(菜鳥物流記者尤燕姿)每次在危急時刻,總是忘記生死,事後想起才不禁害怕。林天來總是説,重症醫學科的醫生,就像一個“特種兵”,要善於使用高精尖的武器,“別人會的你要會,別人不會的你也要會,這樣才不會被淘汰”。
除了小兒科,全醫院病情最重的患者,都送往重症醫學科,加班加點、通宵達旦、又苦又累,這是很多年輕醫生最不想去的科室,林天來卻待了14年,在泉州市第一醫院,他從一名普通醫生做到了科主任……
人物名片
林天來,泉州市第一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、副主任醫師,擅長膿毒症、各種病因的休克、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等單器官功能衰竭及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徵、以及心肺腦復甦、重症胰腺炎、多發創傷、產科重症、神經重症患者的救治。
衝鋒抗疫一線
他帶領團隊開展生死對決
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,在泉州市第一醫院疫情防控抗戰一線,湧現出了很多先進的事蹟,林天來帶領的重症醫學科就是其中之一。
2019年農曆十二月底,通過在武漢的朋友得知疫情的嚴重性,林天來事先做好了準備,嚴格管控兩個病區,取消家屬入科探視的制度,減少與外界人員的接觸。
到了除夕,疫情越發嚴重,林天來果斷幹練,在24小時內,組建了一支重症醫學科的“抗疫”團隊,沒想到,全科醫護人員都報了名,最終16名身體素質過硬的醫護人員入選,開始了這場生死對決。
整整40天沒有回家,吃住都在科室裏,這場“戰役”對林天來説,頗為艱辛,“再多的辛酸也過去了,能夠把人搶救回來,現在覺得很欣慰”,林天來對於辛苦的過程總是輕描淡寫,他更希望年輕醫生,能夠通過這場“戰役”,儘快成長起來。
冒着被感染風險
他10秒鐘插管搶救新冠患者
如果不搶這10秒鐘,病人可能因為痰卡在喉嚨而呼吸困難直致死亡。插管無數次,但這次面對的是新冠肺炎患者,林天來在沒有使用面罩,而只有護目鏡的情況下,護目鏡上又滿是水珠,視線模糊,他仍舊冒着自己被感染的風險,用了10秒鐘迅速插管,將患者喉嚨處的痰吸出,並開放氣道,用呼吸機輔助呼吸……
林天來在救治重症患者
2020年年初,在抗擊疫情時,一位腦外科的病人感染新冠肺炎後,被送到了重症醫學科,正是林天來接手搶救了這位病人。“當時就想着救人,顧不上怕了”,回憶當時的情景,林天來説,“如果插管不及時,病人可能分分鐘就沒了”。
一般來説,插管需要3分鐘,憑藉過硬的技術和豐富的經驗,更重要的是救人第一的心態,林天來沒有猶豫也不畏懼。
每天都在面對生死
他一堅持就是14年
2006年正式入科,幾乎每天都在面對生死,在重症醫學科,看到的都是一些生命垂危、九死一生的人。林天來感慨:其實人還是要活得有尊嚴。
林天來在指導科室的醫護人員
有的人病入膏肓、全身插滿了管子,但家屬砸鍋賣鐵、賣房子就是不放棄……林天來説,每當看到這種情景,他總會覺得自己的責任很重大,儘管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,但對於每位送進重症醫學科的病人,他都要求嚴謹慎重評估病人的病情,用最合適的方法救治,把病情跟家屬講透,讓家屬心裏有個數。
對於可逆的病人,醫生一定會想方設法、竭盡全力救他們,對於貧困的病人,會為他們開通應急救治通道、儘量減少費用,科裏的護士,還經常給貧困的病人買飯……
妹妹小時候發高燒的情景
讓他萌生了學醫的念頭
回想起從醫之路,林天來説,更多的是心酸。
1979年,林天來出生在泉州安溪虎邱鎮的一個山溝裏,在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里長大,別人的父母親叫着孩子們要好好讀書時,他父母親往往喊他“不要讀書了,幫忙多幹點活”。
初中畢業,本想報考中專,早點就業,但是由於中考成績很好,被留下來唸高中。高一那年,自己15歲,妹妹11歲,他放學回家時,看到妹妹發高燒躺在牀上迷迷糊糊,大人只顧着幹活,一直説妹妹沒事,但其實那時候妹妹因感染肺炎,已經非常嚴重,後來被送到安溪官橋醫院,在一位老醫生的幫助下,妹妹才化險為夷。
那時起,林天來萌生了學醫的念頭,他想報考上海第二軍醫大學,既能當兵又能當醫生,關鍵是還免學費。沒想到,高考時,卻因全身長了膿腫,影響考試發揮,沒能如願去上海,後來只能自費讀福建醫科大學,“別人大學讀四年,我讀五年”,林天來説,“本想走捷徑,卻越走越絕望”。
從小到大吃的苦,養成了林天來如今節儉的習慣,他反對浪費,科室裏有多少吸痰管,多少紙張他都一清二楚,他時常叮囑護士給病人用藥時,要把藥用乾淨,不能浪費,作為科室大管家,林天來都嫌棄自己很“摳”。
開展亞專科建設
努力奔向未來的方向
如今,林天來把重心放在了亞專科建設上。以往的重症醫學科,是各個科室自己管自己的病人,現在的重症醫學科,是由專門的人員管病人,能夠更用心地把病人看好。儘管技術很關鍵,但林天來認為,在牀邊的蹲守更關鍵。
林天來參加義診
為了能夠更好地為危重症患者提供診療保障,重症醫學科把專業精細化、深入化、精通化,設置了心肺重症、神經重症、腹部與創傷重症、重症康復四個亞專科組。2020年7月份正式開展亞專科建設。
林天來説,科室如今也開展運用超聲儀器來評估病情,今後還將運用5G開展遠程視頻會議。林天來就像一個大哥,有着一股衝勁,常常帶着夥伴們勇往直前。(本文圖片由受訪者提供)